本会简史

初始时期

在中国大陆早期时发生动乱,导致民生困苦。那些在沿海一带的居民都迁徙至其他国家,包括马来亚。

来自浙江省、江苏省、江西省的早期移民,于1897年在槟城创立三江公会。最初时期的会员有53名,在义兴街组织起来,由第一任主席黄南岗领导,同时集资购得LOT 146设为公冢。较后时,该公会迁移至车水路、夜兰亚珍、接着迁至中路。因有多位主持人返回中国或是逝世,导致公会停止运作。

 

 

在1937年4月1日,顾治华、李昌安、陈充恩、管震民、许金标、毛鸿昌、葛裕生等,假座庇能律三号D为筹备处,鼓励更多南下同乡加入以复兴三江公会。同时将公会开放给其他省份的中国移民,除了广东,广西与福建省。在1937年8月15日通过的议案,包括顾治华的17名理事,被委任负责处理公会合法注册。

在1938年10月31日,注册获批准,新成立的理事会即找寻新会所,租用姓王公司后门牌109号产业,经装修后作为新会所。

1939年2月19日农历新年前夕,公会举行会所开幕庆典以及推选第一届理事。

主席:李昌安;副主席:顾治华,总务:陈充恩;财政:许金标;查账:毛鸿昌;正文书:管震民,副文书:金森山及葛裕生;正交际:张庆祥;副交际:尉其明及徐瑞卿;正调查:盛志义;副调查:林连福及袁亚苟;正宣传:陈阿祥;副宣传:徐茂祥及施恒孚。

全体17名理事负责处理公会事宜。

战前的会务动态,主要以会员们通力合作展开会务为主。当时设有会务如:武术班、乒乓球、羽球、华乐以及歌剧是大力鼓励的。与此同时,也设立图书馆与建议箱,以便会员提出他们的意见。

有3个房间是供出租给外埠会员住宿,是供海外访客使用。同时亦参与许多社会活动,如筹募捐款给中国难民,表演街头剧筹募寒衣,购买救国公债等。许多会员返回中国参与抗日战争。他们协助武汉合唱团筹款,以及每月捐款给中国大使馆进行注册在马来亚的中国移民。此外,也筹款给孤儿院与老人院。

日军在1941年侵略槟城后,全部会务暂停3年8个月。在这时期,会员继续维持会所与义山。

第2次世界大战后

日军在1945年8月投降。

1946年1月1日

重新设立三江公会以及修改章程,有35名委员获得委任。此届全体委员广招新会员,以及在1949年再次修改章程。委员会有一名主席,两名副主席,秘书与助理,财政与两名助理,查账与两名助理,会议记录员,三名交际,以及三名福利。举办福利活动为筹款捐助给贫困的省侨与协助他们返回中国 。

1950年10月30日

公会获得社团注册局的注册,注册编号211号。

1951年1月

会员为使巩固基业,发动募捐,购买姓王公司后门牌109号的产业。数年后,在建筑委员会的谨慎监督下重建。该委员会有顾治华、李厚德,徐荣生,周悌康及袁亚苟。1953年,新会所改建完竣,显示三江公会步入新一里程。

许多会员决定在槟城居留,以致义山地段不敷应用。LOT 146坟地面积有限。幸得顾治华与周悌康协助,得邵氏兄弟慷慨独资,购买LOT 147地段。但是,只有一小部分土地获得槟岛市政局划为义山地。

1966年

印发征信录向会员公布三江公会从1949年至1953年内所增加的资产的收支账目。在1966年,公会主持人策划在公会会所旁边建立公寓高楼。这栋高楼将会有底层商店,二楼与三楼则是住宅单位。发起筹款后,于1967年成立筹委会以监督建筑工程进展,总建筑费耗资4万9000令吉。1970年盛大庆祝会所大厦落成礼。这座新产业将三江公会的资产推向另一高峰。

奖学金与助学金

1972年

公会大力鼓励会员子女努力向学,奋发向上。由吴增智、李厚德、许来有、许伯超,以及顾才友,每人捐款500令吉设立基金。并设立小组委员会,周曼沙为主任。创立初期,由于资金有限,谨限于就读于中小学之会员子女得以申请奖学金或助学金。数年后,申请人数逐年增加,颁发总额每年可高达1万令吉。

1976年

启动重建大伯公庙,监督委员会以郑光良与史明权为首。义山告示牌在1980年换新,取代残旧倒塌的旧告示牌。新庙耗资3万8000令吉,在1981年落成。

在义山地建造一间住所,由施成忠留任为义山与新庙管理人。

1977年

设立妇女组以及青年团。

妇女组主任是林赋田,副主任是沈亮采及陈秋亭。主办的课程有烹饪、化妆、插花、缝纫。另有主办会员旅游团,捐款与派发食物给老人院及孤儿院。

同年也成立青年团,由顾国华领导,副手是张明喜与吴淑娟。

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三江公会联合会

其他州属与新加坡的三江公会相继成立,因此,在1965年成立了联合会,以加强所有三江公会会员的联系与交流。然而在初时联盟并没有真正扎根,直至1975年再次成立马来西亚三江联合总会。在1978年2月26日举行的常年会员大会议决,联合总会主席之职由各属会轮流接任。

同一年设立的奖学金基金,获得邵氏兄弟慷慨献捐5万令吉(免税)。基金至1993年增长至12万令吉。同年,五个属会每年各可分发大学奖金1500令吉。

LOT 147地段

这块土地是由邵氏兄弟独资献捐7000余令吉购得。由顾治华与周悌康的献力,向邵氏兄弟募捐,此举获得全体会员赞赏。

该土地原定为义山地,惜不获市政局批准,因为周边地段已经发展为住宅区。较后时,只有一小部分土地获得批准使用为墓地。

顾志华纪念堂

顾治华在1937年任职副主席,以及1950至1963年连任主席;一生为会务筹谋策划,费尽心血。

在1982年,会员决定将公会大厅命名为“顾治华纪念堂”,以示崇敬。

三江控股公司

由于部分Lot147一直未能获准作为墓地;在1983年本会成立一家公司,以便在LOT 147土地兴建公寓商楼。在8月14日召开的常年会员大会上,推举5名信理员,与21名委员负责推行计划。然而,由于缺乏资金,该公司已解散。

该土地则在1990年以320万令吉售出给MWE的一家子公司。

三江公会资产

随着Lot147的出售,于1993年以78万5千令吉购置座落在新港的两块土地;土地面积13英亩。

1997年的新估值土地价格是500万令吉。

马六甲街的两间双层楼建筑,价值120万令吉。

爪夷榴梿园占地4英亩,估值22万令吉。

拾金将古旧坟墓翻新为新坟

在1986年常年会员大会后,议决将免费入葬坟地而无后裔祭拜之古墓进行拾金,另建总坟移葬。此消息有在国内各地方报章公布,这是为了开发更多土地供将来使用。祭拜仪式在1992年9月10日举行。

95周年纪念庆典

三江公会会所经过重大装修后,三名律师受邀请成为法律顾问。在光大59楼举行晚宴,庆祝成立95周年纪念。槟州首席部长受邀出席晚宴,其他嘉宾包括三江公会主席,以及其他姓氏公会的主席。

是晚拨出总额一万令吉的捐款,分别献捐给南华医院、拉曼学院、老人院,以及孤儿院。

福利活动

在1992年,每名会员逝世后,其家眷获抚恤金400令吉,会员父母逝世则抚恤金200令吉。贫困或没有家室的孤老逝世后,公会为他们办理后事。

疾病缠身的会员也获得捐助。公会相关的章程,也作出修改。

100周年纪念庆典

在槟州华人大会堂盛大举行100周年纪念庆典。由张竹安监督印刷以及发行纪念特刊。

置办产业

在1999年,公会在槟城峇央峇鲁区投资购置了两间双层店屋。

公会二楼发生火患

在2002年7月16日,会所二楼发生火患,楼上的一切设施全部烧毁,包括墨宝及行政文件,损失惨重。7月21日,召开紧急理事会议,讨论及成立小组以处理火患后的善后工作。同年10月27日,召开临时会员大会,议决重修二楼及接受保险公司的最后献议赔偿金75千令吉。 

2006年/2007年

槟城三江公会轮值担任马来西亚三江联合总会主席。

2009年

坟山大伯公庙因受白蚁侵蚀导致屋顶倒塌。2009年12月27日召开特别会员大会,议决批准拨款2万8千令吉,重建坟山大伯公庙屋顶并授权产业小组处理。 

修改章程

在2011年,再次修改章程。执行委员会由原本的35人改成23人。所有公会的不动产必须以公会的名义注册。

2012年

已故知名画家徐悲鸿名画“骏马图”,因受2002年火患波及,该画受损一直未能解决。加上气候潮湿,致使名画受损愈发严重,图样模糊,特召开特别大会,议决将此画捐给“连城画廊”盼对方能及时修复此画,勿让此文宝继续恶化受损。同时,连城画廊亦乐捐3万令吉作为公会基金。

文化艺术交流会

2013年,与上海生一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再续前缘。在其会长董妙正先生的安排下,三江公会在新春期间迎来了一群来自上海的艺术家,假三江公会展出他们的作品。除此之外,该团亦分别在槟州华人大会堂,缅甸庙及五条路民众会堂等地方展出他们从中国带来的作品,加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。

福利活动

2015年,会员逝世抚恤金提高至600令吉,配偶及会员父母逝世抚恤金则提高至RM300令吉。

2017年

槟城三江公会再次轮值担任马来西亚三江联合总会主席之职。

2017年11月18日

假槟城商务学校礼堂举办本会创立120周年纪念庆典。

 

 点击这里浏览英文版本

 

最新资讯
127周年纪念联欢晚会
会馆动态

© Copyright 2024 - Penang San Kiang Association 
Powered by WORK ActiveSync v4.0.5-org Retail Pack © Copyright www.was.com.my,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 

This page processed in 0.562890 second(s), PHP 5.6.40 with Gzip enabled